" 假日打工 新北市 "年輕人別計較薪水 是無能領導的話術
" 假日打工 新北市 "好有Guts!10種最奇葩的履歷內容大公開
" 假日打工 新北市 "三種起薪 帶你一次弄懂
推薦你免費網路賺錢兼差商機資訊讓你擁有更多現金過更好生活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fice08
教授兼差做電視 英國也有
最近台大新聞所教授彭文正兼差主持政論節目,或者是台大與壹電視的產學合作案,鬧得沸沸揚揚,連媒體也摻一腳大評特評,說台大是取媚於名嘴。坦白說,彭文正主持節目與台大的產學合作,是學校內部的事,外人無權置喙,但因為彭文正教授所主持的政論節目天天播,影響力大,也就成了箭靶。其實在英國也有教授主持電視節目,只不過他們是以紀錄假日打工 新北市片,或製作專題為主。除此之外,也有頂著學術頭銜,到中國做產官學合作,實際上卻是忙著做生意的英國教授。
有「洋五毛」稱號的英國教授戴雨果(Hugo de Burgh),2013年2月中國央視播放他所主持的節目「你所不知道的西方故事」,批評西方社會的浪費與墮落,舉凡食衣住行娛樂,無所不批。他要戳破中國人的西方夢,而且呼籲西方人要有中國夢。但是,中國的南方周末在2013年6月的報導「西方是不是天堂?爭議中的戴雨果」裡質疑戴雨果的立場,明明在英國是保守黨陣營的政客,怎麼到了中國,抨擊西方體制,儘說些中國人愛聽的,製作討好中國政府的節目?戴雨果迂迴地回應說,這個節目不是專門做給中國人看的,也會在其他國家發行,而且「已經有很多人抨擊中國了,不需要再多我一個。」但仔細看這位英國教假日打工 新北市授歷年來的所作所為,不難發現他被質疑的原因,報導中也直接說了,他只是跟中國做生意。
如同南方周末所介紹,戴雨果是威斯敏斯特大學中國傳媒中心主任,但這個中心與其說是學術機構,實際上比較像是個中國買辦中心。例如,曾是薄熙來跟前紅人,被批評為官學勾結挺唱紅的學者李希光,2006年與該中心合作舉辦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; 其他還有許多電視台主管與製作人員的培假日打工 新北市訓,從央視,湖南,上海,到深圳等等都曾是其客戶,生意做得很火熱,近年來還想把英國電視節目,直接搬到中國製作中假日打工 新北市國版本的節目。但生意哪有這麼好做?當然需要花很多時間交際應酬,於是戴雨果每年要到中國四到五次,他手下的博士生也跟著跑業務,找關係,拉生意。雖然他本人也與其博士生合寫文章或出書,套句中國人的用語「含金量很低」,尤其在西方的學術圈裡,但學術本來就不是他的目的,假日打工 新北市只是手段之一。不過,這在中國卻是很好的點綴門面的裝飾品,師生互補長短,各取所需。而在這樣的氛圍下,許多中國博士生爭相恐後投入,正式場合擠不上邊的,私底下也要提菜籃去給前來培訓的電視台主管們做飯燒菜,趁機沾上邊。雖然這位中國買辦「洋五毛」經過多年來的經營,在中國可說是名利雙收,成果輝煌,但系上其他看不下去的英國教授連貪污,醜聞的字眼都轟出來了。
不過,也有英國教授主持的電視節目,在英國國內很有權威,非常受歡迎,舉兩個例子。一是歷史教授Simon Schama,他撰寫並主持的最有名的節目就是2000年到2002年之間在BBC播放的紀錄片,「英國歷史」(A history of Britain),長達15集,從石器時代講到廿世紀。而且他還連續好幾年都為BBC製作不同的歷史節目,最近的是2013年播出的「猶太人的歷史」(The story of the Jews)。另一個是比較年輕,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科普節目主持人Brian Cox,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教授。他為BBC製作主持非常多的科學節目,從紀錄片,科學講座,或擔任節目來賓,甚至現場直播節目,橫跨廣播與電視,連CBBC兒童頻道也可看到他的身影。節目內容也包羅萬象,地平線,大爆炸,太陽系…或當節目來賓實地示範科學實驗等等,幾乎已經成為新一代BBC科學節目的接班人。這兩位教授所參與製作並主持的電視節目非常多,尤其是Brian Cox,也在公共教育方面影響深遠。社會上或許有人對他們所撰寫的內容,或主持風格有不同的意見,但尚未聽到以破壞學術名聲或不務正業為由,批評他們的聲音。
大學教授兼差製作電視節目,如果具有知識普及與公共教育功能,當然非常好,更別說以新聞傳播教育為主的院系,能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,也可以學以致用,這個科系一定會很受歡迎。不過,另一方面,因為英國有個「洋五毛」,把學術場域當裝飾,業外生意當正職,因此備受爭議,不得不謹慎視之。但是,順便在此也奉勸頻繁到中國做研究的台灣學者,尤其是傳播媒體研究,如果缺乏警惕與自覺,往往為了拉關係,建立名聲,滿口說些中國人愛聽的,或是迎合中國政府的話,失去了批判精神,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了連中國人也會質疑的「灣五毛」。
機車族兼差當快遞 靠APP找商機
經濟不景氣,薪水不漲,為了增加收入,很多民眾加入兼差行列,現在就出現了機車族的兼差快遞APP,類似UBER叫車的概念,讓民眾可以利用下班時間,接件當快遞,還有代購代排隊的服務,24小時都能送件,平均一天兼差工作3小時,一個月就能多賺1萬元。
機車滿街跑,不管你做什麼行業,只要加入這個APP,都能一秒變身快遞,想請快遞送只要點點APP,輸入地址,開始搜尋附近有空的機車族配車成功,5分鐘後快遞就上門,5公里內快遞費50元,超過每公里增加10元,雙北地區強調1~2小時內送貨完成。
比起傳統物流貨運,每件平均150元,通常1到2天才能收到貨,APP快遞司機機動性更高,因為他們都是兼差,抽空當快遞,利用APP接件速度更快。
25歲的陳先生正職是運動用品店員,利用下班時間兼差當快遞,一個月多賺近萬元,甚至還有加職服務,代排隊每小時時薪200元,先代墊費用再多50元,24小時隨時都能兼差,利用地圖搜尋離家最近的兼差機會,打工機會一覽無疑,因為時間自由容易上手,專門找兼差的手機APP,下載量暴增,經濟不景氣,賺錢也多了更多門路。
教授兼差做電視 英國也有
最近台大新聞所教授彭文正兼差主持政論節目,或者是台大與壹電視的產學合作案,鬧得沸沸揚揚,連媒體也摻一腳大評特評,說台大是取媚於名嘴。坦白說,彭文正主持節目與台大的產學合作,是學校內部的事,外人無權置喙,但因為彭文正教授所主持的政論節目天天播,影響力大,也就成了箭靶。其實在英國也有教授主持電視節目,只不過他們是以紀錄片,或製作專題為主。除此之外,也有頂著學術頭銜,到中國做產官學合作,實際上卻是忙著做生意的英國教授。
有「洋五毛」稱號的英國教授戴雨果(Hugo de Burgh),2013年2月中國央視播放他所主持的節目「你所不知道的西方故事」,批評西方社會的浪費與墮落,舉凡食衣住行娛樂,無所不批。他要戳破中國人的西方夢,而且呼籲西方人要有中國夢。但是,中國的南方周末在2013年6月的報導「西方是不是天堂?爭議中的戴雨果」裡質疑戴雨果的立場,明明在英國是保守黨陣營的政客,怎麼到了中國,抨擊西方體制,儘說些中國人愛聽的,製作討好中國政府的節目?戴雨果迂迴地回應說,這個節目不是專門做給中國人看的,也會在其他國家發行,而且「已經有很多人抨擊中國了,不需要再多我一個。」但仔細看這位英國教授歷年來的所作所為,不難發現他被質疑的原因,報導中也直接說了,他只是跟中國做生意。
如同南方周末所介紹,戴雨果是威斯敏斯特大學中國傳媒中心主任,但這個中心與其說是學術機構,實際上比較像是個中國買辦中心。例如,曾是薄熙來跟前紅人,被批評為官學勾結挺唱紅的學者李希光,2006年與該中心合作舉辦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; 其他還有許多電視台主管與製作人員的培訓,從央視,湖南,上海,到深圳等等都曾是其客戶,生意做得很火熱,近年來還想把英國電視節目,直接搬到中國製作中國版本的節目。但生意哪有這麼好做?當然需要花很多時間交際應酬,於是戴雨果每年要到中國四到五次,他手下的博士生也跟著跑業務,找關係,拉生意。雖然他本人也與其博士生合寫文章或出書,套句中國人的用語「含金量很低」,尤其在西方的學術圈裡,但學術本來就不是他的目的,只是手段之一。不過,這在中國卻是很好的點綴門面的裝飾品,師生互補長短,各取所需。而在這樣的氛圍下,許多中國博士生爭相恐後投入,正式場合擠不上邊的,私底下也要提菜籃去給前來培訓的電視台主管們做飯燒菜,趁機沾上邊。雖然這位中國買辦「洋五毛」經過多年來的經營,在中國可說是名利雙收,成果輝煌,但系上其他看不下去的英國教授連貪污,醜聞的字眼都轟出來了。
不過,也有英國教授主持的電視節目,在英國國內很有權威,非常受歡迎,舉兩個例子。一是歷史教授Simon Schama,他撰寫並主持的最有名的節目就是2000年到2002年之間在BBC播放的紀錄片,「英國歷史」(A history of Britain),長達15集,從石器時代講到廿世紀。而且他還連續好幾年都為BBC製作不同的歷史節目,最近的是2013年播出的「猶太人的歷史」(The story of the Jews)。另一個是比較年輕,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科普節目主持人Brian Cox,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教授。他為BBC製作主持非常多的科學節目,從紀錄片,科學講座,或擔任節目來賓,甚至現場直播節目,橫跨廣播與電視,連CBBC兒童頻道也可看到他的身影。節目內容也包羅萬象,地平線,大爆炸,太陽系…或當節目來賓實地示範科學實驗等等,幾乎已經成為新一代BBC科學節目的接班人。這兩位教授所參與製作並主持的電視節目非常多,尤其是Brian Cox,也在公共教育方面影響深遠。社會上或許有人對他們所撰寫的內容,或主持風格有不同的意見,但尚未聽到以破壞學術名聲或不務正業為由,批評他們的聲音。
大學教授兼差製作電視節目,如果具有知識普及與公共教育功能,當然非常好,更別說以新聞傳播教育為主的院系,能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,也可以學以致用,這個科系一定會很受歡迎。不過,另一方面,因為英國有個「洋五毛」,把學術場域當裝飾,業外生意當正職,因此備受爭議,不得不謹慎視之。但是,順便在此也奉勸頻繁到中國做研究的台灣學者,尤其是傳播媒體研究,如果缺乏警惕與自覺,往往為了拉關係,建立名聲,滿口說些中國人愛聽的,或是迎合中國政府的話,失去了批判精神,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了連中國人也會質疑的「灣五毛」。
留言列表